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google退出中國的看法
起因:
關於谷歌中國的最新聲明
Google及另外二十餘家美國公司受到了來自中國的、複雜的網絡攻擊,在對這些攻擊進行深入調查的過程中,通過我們所收集到的證據表明,幾十個與中國有關的人權人士的Gmail帳號定期受到第三方的侵入,而這大部分侵入是通過安裝在他們電腦上的釣魚軟件或惡意軟件進行的。這些攻擊以及它們所暴露的網絡審查問題,加上去年以來中國進一步限製網絡言論自由,包括對FaceBook、Twitter、YouTube、Google Docs 和Blogger 等網站的持續屏蔽,使我們做出結論:我們不能繼續在Google.cn搜索結果上進行自我審查。
個人認為:
1.這是民主巨人美國與專制巨霸中國的對抗,在各自不同的立場,各吹各的號, Google捍衛人權、言論自由的堅持,中國的審查機制的強硬,經過近三個月的放話、對峙與談判,暫時以「雙輸」收場。
2.以在商言商而言:
則雙方可能有轉機,畢竟以行銷的觀點,談判桌上以「利」合、以「害」離,將會促成雙方冷靜下來,開始朝「雙贏」去思索問題。這時,如果有第三者介入,將更有機會。
3.對Google而言:
轉進香港可說是象徵性的退出,而非實質的退出。中國網路商機太大,未來成長前景可期,Google不太可能完全放棄,將市場拱手讓人。把搜尋引擎的經營據點移到香港,在網路長城的邊緣逡巡觀望,既做到「退出」的承諾,也可以減緩股價可能受到的衝擊,讓事件暫時劃下句點,再觀察後續狀況,以便彈性因應。
Google的企業版圖不是只有搜尋引擎而已。Google從搜尋引擎起家,觸角早已擴展到資訊科技應用的各個領域,包括瀏覽器(Chrome)、電子郵 件(Gmail)、電腦作業系統(Chrome OS)、手機作業系統(Android)、廣告服務與交易(Google Dart)、網路廣告(Google AdSense)、社交網站(MySpace)等。Google也積極投入其他應用,如電子書、電視平台。由此觀之,搜尋引擎退出中國,並不表示 Google其他事業部門也退出中國。
4.對中國而言:
國內已經有與它們類似的網站,而且表現相當不錯,例如與Google類似的百度、提供即時訊息服務的QQ等。中國網站所擁有的龐大流量,不但代表巨大的營收潛能,也帶來許多有用的資訊,幫助它們形塑中國網路的未來,不必完全跟隨西方的模式。由於中國進一步管制網路,接下來幾年,外國企業可能會更難獲取中國網路所帶來的營收。Google等內容提供者必須取得當地執照,所以需要中國分公司或合作夥伴。新規定讓阻礙更加嚴重,要求網域名稱也要執照,此限制還有可能延伸到外國網站。
至於未來會發展如何?
套教授一再強調的話,未來發展實在相當吊詭……
台灣一堆媒體對於Google退出中國的看法: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